名医科普

姨妈痛,告别多喝热水

时间:2021-12-25     访问量:3074

女性每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或多或少的不舒服,抑或下腹疼痛、坠胀,抑或头痛头晕、乏力,或者是腹泻、呕吐、腰酸背痛等,这些都是痛经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痛!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常伴有腰酸、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疼痛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工作生活学习。

引起痛经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继发性痛经及原发性痛经。临床上90%的痛经属于原发性痛经。

痛经发作时应重视心理治疗,消除紧张和顾虑可缓解疼痛。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戒烟军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帮助。在排除由子宫结构性改变引起的痛经后,西医主要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酸那、双氯芬酸、甲芬那酸、萘普生及口服避孕药治疗。

中医在痛经的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明显的疗效,因此长期被痛经困扰的患者,可以考虑寻求用中医的方法对身体进行彻底的调理,好更快地实现向“痛经”告别的小目标。

中医认为,痛经多由情志不畅、肝肾亏损及寒湿侵袭所致。根据病机不同将痛经分为以下几类:

1.气滞血瘀

主要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两侧胀痛,按则痛加剧,伴有胸胁、乳房胀痛,月经量少,行经不畅,色暗有血块,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有瘀点。

治法:理气化瘀,通经止痛。

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

2.寒湿凝滞

主要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绞痛、冷痛,按则痛加剧,得热痛减,畏寒,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舌淡,舌苔白腻。

治法:散寒除湿,活血止痛。

方剂:温经汤加减。

3.湿热蕴结

主要症状:经前小腹灼痛,按则痛加剧,或伴腰骶胀痛,或平时小腹两旁时常疼痛,行经则痛剧。月经色暗红,质稠,有血块,有热烫感,带下色黄臭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除湿,祛瘀止痛。

方剂:银甲丸加减。

4.气血虚弱

主要症状:行经后期或经后12日小腹隐隐作痛,按之痛减,月经量少,色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

治法:益气补血,调经止痛。

方剂:圣愈汤加味。

5.肝肾阴虚

主要症状:行经后期或经后12日,小腹绵绵作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治法:滋补肝肾,调经止痛。

方剂:调肝汤加味。

日常做好3件事可缓解痛经

对于想要摆脱痛经困扰的女生来说,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生活上的调理也不能忽视。

1.避寒保暖

经前和经期前2天,注意保暖,防止受寒,不要冒雨涉水,不要坐卧在潮湿的地方,不要用凉水洗脚;平时应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另外,痛经发作时,可卧床休息,下腹部放一个热水袋,促进血液流通,温暖盆腔。

2.保持情绪舒畅

情志不畅、精神紧张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因素之一,焦虑、紧张等情志刺激,可引起内分泌变化,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引起痛经或者加重痛经。

所以,要尽量保持情绪舒畅,不用紧张,不用恐惧,更不用把月经当成负担。

3.饮食调养

痛经患者平时应少吃寒凉、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宜吃温性食物如红糖、大枣、鸡蛋、鲫鱼、黄鳝、虾、羊肉等,和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红萝卜、菠菜、桂圆、核桃等。

日常饮食调养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1.益母草鸡蛋汤——用于气滞血淤型痛经

材料:鸡蛋2个,延胡索18克,益母草45

做法:洗净,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捞起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服用方法:经前开始服,连续57天,每日1

2.艾姜茶——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材料:艾叶18克,生姜10

做法:过滤去药渣,加红糖适量温服

服用方法:经前及经期服用,连服35天,每天2

3.七叶莲蔷薇鸡蛋汤——用于湿热蕴结型痛经

材料:七叶莲9克,蔷薇根30克,鸡蛋2

做法:洗净,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捞起去壳,再煮片刻,加少量米酒,吃蛋喝汤

服用方法:经前1--2天开始服,连服24天,每日1次。

4.羊肉粥——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材料:羊肉半斤、生姜适量

做法:羊肉切小块,加生姜,焯水后煮熟,加入大米适量煮成粥,加盐服用

服用方法:日常也可以吃。

西医中医再加上食疗疗法经期再也不用“多喝热水”了,快来试试吧。


Copyright © 2024 北京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禁止未经授权的数据收集
京ICP备05004623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