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科普

让男人不再有难言之隐(阳痿)

时间:2022-04-06     访问量:1443

老张今年40岁出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女双全,也算是成功人士,除了工作应酬,平时注意养生、经常健身锻炼.可是最近夫妻感情出现问题、夫妻经常吵架、精神疲惫、脱发、眠差、唉声叹气。

今天,张先生说出了真相,近期夫妻生活不和谐,越来越力不从心,主要是:没有欲望,阴茎软、射精快,精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事后腰酸背痛、几天缓不过神。偷偷服用过一些保健品,感觉没什么效果。到医院就诊,吃了一些药物,吃药效果挺不错,一停就不行,老婆怀疑他,老觉得他是不是外面有情况,已经分床睡了。

老张心中苦闷,但鉴于保守传统思想,这些事羞于出口,难以启齿,在网上和药店购买了归肾丸、六味地黄丸、补肾益寿胶囊、药酒等各种补品、甚至找民间秘方,因服药太多又杂,导致胃肠不适,出现腹泻、胃部胀满、食欲下降、又去做胃肠镜及B超检查均有没有问题。

他实在不放心就来医院检查,医生很认真负责的给他做了全面检查,给他开了他“达拉非”,还真是立竿见影,老张脸上见笑容了,精神焕发。可是,近段时间工作事务繁忙,应酬多,压力大,服药时间不规律,以前的景象又出现了。

在朋友介绍下,老婆陪同,老张同意中医调理试试。就诊时:情绪低落、面色暗滞、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头晕、脱发、少腹冷、喜叹息,舌质淡、苔白、脉沉、尺脉无力。平时怕热、容易出汗、大便不成形,尤其是饮酒等之后,性生活时勃起慢,硬度也不够,酒后甚至不能勃起。段老用景岳赞誉丹加减:熟地20g、山茱萸12g、山药12g、杜仲15g、炮附子9g、肉桂10g、枸杞子10g、仙茅12g、仙灵脾30g、蛇床子12g、菟丝子15g、巴戟天15g、当归10g、白术15g,老王有点排斥喝中药,问:“西药治疗都不长久,中药有用吗”?经过段老的解释及开导,初服7剂,情况大有好转,举而能坚,唯不久,再次就诊,经过两三个月中药治疗,老张阳事振而坚久,精神焕发。

勃起功能障碍(ED),大家俗称“阳痿”,痿者“萎”也,萎而不坚也。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心理性的,男同志由于高度紧张、焦虑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勃起不好,这类患者常常见于新婚期、初次性生活或者性生活间隔较久后,往往这些男同志检查并没有问题;

二、器质性的,比如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过度肥胖、外伤等导致阴茎的血管或神经损伤,男性睾酮水平偏低等。

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

1、命名火衰:症见,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阴冷、腰膝酸痛、耳鸣脱发、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短气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沉。

2、心脾两虚:症见,阳痿早泄,或举而不久,心悸气短。怔忡易惊,多梦健忘,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腹胀便溏,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数。

3、肝郁不舒:症见,阳痿不举,情绪抑郁不畅,急躁易怒,焦虑多梦,胸闷不适,胁肋胀痛,梦遗,喜叹息,食少便溏,舌质红、苔白、脉细弦。

4、惊恐伤肾,症见,阳痿梦遗,得自惊恐,怵惕不宁,多疑善惊,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失眠多梦,脉动数。

5、湿热下注:症见,阳痿不兴,遗精,阴部潮湿瘙痒胀痛,下肢酸困,小便黄赤,舌症黄苔厚腻,脉弦数。

6、湿浊内停:症见,体型肥胖,身体困倦,阳痿不举,兴而不久,头晕目眩,胸脘痞满,大便溏泻,舌质红、苔白腻,口中粘腻,脉濡缓。

7、瘀血阻滞:症见,阳痿日久,体健身强,当求之瘀滞,瘀血有形或无形,均可阻滞经络,致经脉阻塞,阳道不兴,舌质红、苔薄、见瘀,脉细弦。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男士出现阳痿早泄不愿就诊,市面上又有许多西药、壮阳药物,私下不规范治疗用药的人较多。“伟哥”等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但“伟哥”治标又不能改善患者身体情况达不到治本的目的,中医中药通过补肾壮阳、补益心脾、疏肝解郁、安神定志、清利湿热、健脾祛湿、活血化瘀等方法调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疏通经络、阴茎供血改善同时改善其他症状,全身症状改善、饮食、睡眠、二便改善,自然性生活时更有信心。

因此,采用中医药治疗,通过坚持治疗积极合理身体锻炼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尝试性爱。大多数患者可以逐渐恢复信心,最终达到不使用药物也能充分勃起,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怎么预防?

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禁止手淫,保持性生活规律,保持好局部清洁卫生。

2.作息规律:保持充足有效的睡眠,避免熬夜,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在良好的运转状态。

3.饮食均衡:营养要均衡,避免过度的偏食,尤其是避免过度高脂饮食,避免肥胖,维持体内激素正常水平,改善勃起功能。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阴茎供血能力。

4.坚持锻炼: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降低体脂率,可维持性腺激素水平,也有利于缓解身心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戒烟戒酒:烟酒一直都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却常常得不到重视,长期吸烟酗酒,会损害血管神经勃起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Copyright © 2024 北京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禁止未经授权的数据收集
京ICP备05004623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