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科普

湿热之我见

时间:2022-07-15     访问量:1307

 湿热之我见

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引起的诸多病证的总称, 在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中均可见之。临床上常以身热不扬, 身重肢倦, 胸脘痞闷, 小便短而黄赤, 口渴不引饮, 舌苔黄腻, 脉象濡数为主证;以发病慢, 病程长, 缠绵难愈为特点。至于湿热与湿温, 古代文献大多混称, 从中医病因学看, “温乃热之渐, 热乃温之甚”,湿温与湿热, 其感受邪气相同, 湿热包括湿温, 湿温病应属湿热病的范围。

从现代临床来看, 湿热病所涉及的病种很多, 诸如: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胸膜炎、结肠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冠心病、盆腔炎、阴道炎、小儿夏季热及湿疹等, 均可出现中医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用湿热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 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1.湿热病的病因

湿邪和热邪是湿热病的病因, 它的发病与时令、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时令而言, 夏秋季节, 气候溽暑, 天之热气下迫, 地之湿气上腾, 湿热交蒸, 人处其中, 怯者易病之;从地域来看, 东南地土卑湿, 气候温热, 故湿热病多发。但值得指出的是, 现代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 湿热病的发病率已有上升趋势, 如工业使用空调, 使人汗液排泄不畅, 热郁体内, 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嗜食肥甘、酒酪等, 均易致湿热病的发生。再者, 脾胃功能失健是发生湿热病的内在因素。脾胃功能异常, 则运化失职, 水湿滞留体内, 再遇体外的湿热之邪, 最易患湿热病。

2.湿热病的病机

本病病变中心在脾胃。胃为阳土, 脾为阴土, 湿土之气, 同类相召, 故湿热证始虽外受, 终归脾胃。临床也显示, 在湿热病的病变过程中, 中焦气分证候往往持续最久。邪由上受, 直趋中道, 病多归膜原。湿热病多及少阳三焦, 膜原为三焦之门户, 为一身之半表半里, 故归膜原。湿热病往往缠绵难愈。湿热之邪是湿热病的病因, 湿热合邪, 热处湿中, 湿居热外, 在病情上较之单纯湿邪或热邪为患更为复杂、严重。正如薛生白所说:“ 热为天之气, 湿为地之气, 热得湿而愈炽, 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 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 其病重而速。” 前人又以“ 如油入面, 难分难解” 来形容其病情之复杂和顽固性。

它季节也会出现。

3.湿热病的治法

湿热病总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邪之微甚, 病位之深浅, 正气之盛衰, 湿热之轻重, 随证立法, 依法定方。病在上焦, 遵叶桂之“ 在卫汗之可也” , 法取微汗, 轻宣透达, 多用芳香宣化之剂。如藿香正气散、三仁汤之类。病到中焦(气分), 治以宣化疏运。湿重者, 宜苦温燥湿为主, 清热为辅, 方用藿朴夏苓汤、不换金正气散之类;热重者, 应以苦寒清热为主, 化湿佐之, 方用连朴饮、黄芩滑石汤之类;湿热并重者, 清热化湿兼用, 方用甘露消毒丹, 既清阳明之热, 又燥太阴之湿。病入下焦(营血分)者, 当分情况治之:病初入营, 法遵“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用清营汤清营泄热;邪陷心包, 则用清营汤合三宝之类清心开窍为急;邪入血分, 见耗血动血之候, 则用清热解毒汤、化斑汤之类, 此即“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直须凉血散血” 之意;若热盛动风, 可用羚角钩藤汤;久病下焦亏损,则用咸寒之品以滋填下焦真阴, 方用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之类;病至恢复期, 可根据症情, 予以益气养阴、健脾醒胃的药, 特别重视余邪之清理, 慎防死灰复燃。湿热证前期和中期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治疗得当可以阻止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因此,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Copyright © 2024 北京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禁止未经授权的数据收集
京ICP备05004623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